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和中共遼寧省委辦公廳、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fā)《遼寧省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若干措施》精神,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提高音樂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育教學能力,提升音樂教育研究和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審美及人文素養(yǎng)。10月23日,藝體勞研訓中心初中、小學音樂學科在大連育文中學開展了“中小學藝術特色項目專項研訓”教師專業(yè)能力提升培訓活動,全市各區(qū)市縣初中、小學音樂教研員,一線教師200余人參加了活動。
本次活動主題為“新課程理念下的中小學音樂課堂有效教學”,由大連教育學院藝體勞研訓中心音樂教研員薛金主持。首先,薛金老師結合文件精神及對于《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深刻理解,闡述了中小學音樂課堂通過美育落實立德樹人的重要意義和持續(xù)提升音樂教師專業(yè)能力、教師課堂的教育教學能力的必要性。之后,由沈陽市小學音樂教研員、教育部“國培計劃”成員陳運成老師為全體參訓教師作了題為《音樂課堂教學智慧的生成與發(fā)展》的專題講座。陳老師結合音樂課堂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進行分析,通過音樂課程中的音樂學習內容總體劃分為欣賞教學法、唱歌教學法、器樂教學法、律動教學法、創(chuàng)作教學法等,與此同時在音樂教學環(huán)節(jié)實施的過程中總結了以音樂家命名的奧爾夫教學法、柯達伊教學法、達爾克羅茲教學法的運用方式,依托案例,將音樂教學方法劃分為“感知體驗類、藝術實踐類、語言交流類、探索研究類”等四個方面并帶領老師們體會了不同類別的教學法在課堂中的有效運用。
本次培訓活動理論聯(lián)系實踐,通過生動的案例讓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方法可視化,同時也為一線老師的教學實踐提供了可操作的范本,在更新教師教學理念的同時,也促進了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和能力的提升,為全市中小學音樂課程教學與實施的高質量發(fā)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新聞作者:薛金、商家瑤
新聞出處:藝體勞研訓中心
攝影:大連育文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