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9-11日舉辦的《遼寧省高中教研團隊培訓班》的培訓中,大連市第十一中學化學組推出的課例《探秘原電池》,獲得與會教師的一致好評。這節(jié)課例研討包括三個環(huán)節(jié),集體備課;課例展示;課例點評。
集體備課環(huán)節(jié),在備課組長房玉秀老師的主持下,這是大連市第十一中學常態(tài)化集體備課的展示,每位老師各負其責,針對一節(jié)課,張文英老師準備課程標準解讀,房玉秀老師準備新舊教材對比分析,王延延老師準備教學參考的建議,針對這三方面的基礎準備,年輕的金璐準備教學設計。
課例展示環(huán)節(jié),金璐老師的教學實施,在大單元教學理念指導下,第一階段,金老師結(jié)合學生已有的銅鋅原電池知識,利用生活中的真實情境,發(fā)展認知沖突,提出問題:(1)為什么國家大力提倡新能源汽車?(2)単液電池為什么不能提供持續(xù)電流?如何改進?第二階段,組織學生開展分析解釋、推論預測,設計評價等活動,發(fā)展對原電池原理的認識,建立系統(tǒng)分析原電池工作過程的基本思路,完成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雙液原電池的思維模型的構建。第三階段,學以致用,從抽象的思維構建回到實踐,解答第一階段所提出的問題。從教學效果看,(1)知識和能力方面:學生的思維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能根據(jù)教師設定的任務開展思考,基本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2)學科育人方面:化學教學要引導學生從變化的角度看世界,從微觀角度來理解變化,用微觀理論來指導化學研究和物質(zhì)轉(zhuǎn)化,用辯證觀點來認識化學物質(zhì)。在整體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我們關注到教師清晰的教學設計思路同時,也體會到了教師蘊含期中的學科育人理念,例如:(1)設置真實的問題情境——面對國外的技術封鎖,我國科研工作者自主研發(fā),引領學生感受自主創(chuàng)新的意義以及民族自豪感,根植愛國主義情懷;(2)國家提倡新能源汽車,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集體研討環(huán)節(jié)。在房玉秀老師的主持下,每位老師各抒己見,在肯定有點的同時,也提出了很好的改進意見。最后,由大連教育學院高中研訓教師苗冬雁做了點評。
這節(jié)展示課,得到了大連市第十一中學的大力支持,學校以及參與的教師克服時間緊,任務重以及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給全省化學教學提供了一個生動的案例。同時,也得到了大連教育學院高中研訓中心化學研訓教師徐瑞洋、劉化毅、苗冬雁的充分指導。這節(jié)課也是大連市高中化學“雙新”課程有效實施的一個縮影,它會更好推動區(qū)域性改革的有效推進。
新聞作者:苗冬雁
新聞出處:高中研訓中心
新聞攝影:苗冬雁